1990-2021年全球儿童1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趋势与健康不平等分析:基于GBD 2021研究的启示
本研究基于GBD 2021数据库,系统分析了0-14岁儿童1型糖尿病(T1D)的发病率、患病率、伤残调整寿命年(DALYs)和死亡率趋势,揭示了全球范围内T1D负担增加但健康不平等加剧的现象。通过归因分解和预测模型,研究人员发现高SDI国家通过医疗技术进步显著降低了疾病负担,而低SDI国家仍面临PG电子网站严峻挑战。该研究为制定公平的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了关键证据,尤其强调了国际协作对改善资源匮乏地区T1D管理的重要性。
1型糖尿病(Type 1 Diabetes, T1D)是一种以胰腺β细胞破坏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,主要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群体。随着生活方式改变和环境压力增加,全球T1D发病率持续攀升,尤其在儿童中呈现显著增长趋势。然而,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疾病负担存在巨大差异:高收入国家凭借完善的医疗体系实现了较低的死亡率,而低收入国家因诊断能力不足和胰岛素可及性差,导致患者生存率低下。这种健康不平等现象与资源配置、社会经济水平密切相关,亟需全球层面的流行病学评估以指导政策干预。
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生物医学工程与信息学院的研究团队,通过分析GBD 2021数据,首次系统描绘了1990-2021年全球儿童T1D的时空演变规律。研究发表于《Diabetology》,揭示了医疗技术进步如何改变疾病结局,同时警示健康不平等的持续恶化可能阻碍全球疾病控制目标的实现。
研究采用GBD 2021的跨国数据,通过归因分解模型量化人口增长、流行病学变化和生育率对T1D负担的影响;利用回归分析和浓度曲线评估SDI相关的健康不平等;构建贝叶斯年龄-时期-队列模型预测2050年前疾病趋势。关键指标包括发病率、患病率、DALYs和死亡率,按年龄(0-14岁)、性别和SDI五分组(高/中高/中/中低/低)分层分析。
1990-2021年间,全球儿童T1D发病率上升32.04%,患病率增加41.47%,但DALYs和死亡率分别下降18.33%和24.83%。
显示北欧、北美等高SDI区域发病率最高,而撒哈拉以南非洲死亡率居高不下。
高SDI国家发病率增长37.36%但死亡率下降58.63%,低SDI国家发病率仅降3.48%而死亡率仍处高位。
人口增长和流行病学改善分别贡献了发病率上升的52%和38%,而医疗技术进步使高SDI国家DALYs降低17.03%。
至2050年,全球儿童T1D发病率预计再增25%,男性患者增幅更显著,但DALYs可能进一步下降30%。
该研究证实了T1D全球化进程中的双重现象:一方面,医疗技术进步(如胰岛素类似物、连续血糖监测)显著改善了高SDI国家的疾病管理;另一方面,低SDI国家因资源限制陷入诊断不足-治疗滞后-并发症高发的恶性循环。作者强调,缩小健康不平等需突破传统防控模式,通过技术转移+能力建设的国际合作(如建立胰岛素供应链、培训基层医护)打破资源壁垒。研究局限性在于部分低收入国家数据质量可能影响估计精度,未来需结合实地调查完善监测体系。
这项研究为WHO《全球糖尿病契约》提供了实证依据,提示在推进T1D疫苗研发等生物医学突破的同时,必须将卫生系统强化纳入全球健康议程,才能真正实现不让任何孩子因胰岛素短缺而死亡的愿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