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广网上海7月28日消息(记者郑晓蔚 见习记者何智康 实习生李婷)7月28日,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闭幕。记者获悉,本届大会有300项项目采购需求发布,预计达成意向采购金额约162亿元。
在本届大会上,观众不仅见识了许多前沿科创成果,也了解到“一脑多型”“数据共享”等突破性技术亮点。可以预见,人工智能技术的演进节奏将在未来持续加速,其技术迭代与场景渗透的深度和广度均有望实现突破性拓展。
那些曾在科幻银幕上反复演绎的桥段——人工智能取代人类,正逐渐从遥远的想象,成为值得社会大众共同审视的命题。
大会召开期间,由智元机器人主办的“智启具身论坛”在世博展览馆举办。论坛以PG电子“全球视角下的具身智能新机遇”为主题,汇聚英伟达、清华大学等顶尖机构专家与企业代表,围绕机器人基础模型突破、AI替代边界、人机协同路径等核心议题深入研讨,为具身智能发展锚定清晰价值坐标。
“面对具身智能的荒漠,我们选择栽下第一棵树,愿其能成为一片森林。”论坛上,智元机器人合伙人、具身业务部总裁姚卯青系统阐释具身智能规模化突破的路径,他明确表示:“机器人的本质是服务人类的工具。”
姚卯青指出,当前“一脑多型”技术已在部分工业场景显现替代效应,未来一年将在更多领域落地,但这种替代聚焦于人类不适宜从事的场景,“从枯燥的重复性劳动,到危害健康、存在安全威胁的环境,让机器人替代人类完成这些工作,是技术价值的核心体现。”他强调,要进行严格的监督设计与框架构建,确保机器人在设定边界内安全运行,“让机器替代的是风险与繁琐,而非人类的价值。”
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,汉王科技首次展示了全球独家智能“五感”技术能力,以及以此构建的仿生智能机器鸟、安防巡检机器狗等众多产品和“人工智能+”行业解决方案。作为全球唯一同步掌握“眼耳鼻舌声”五种感知技术的人工智能企业,汉王科技在仿生智能领域持续深耕;安防巡检机器狗融合多模态感知与全地形运动系统,可在高危环境中替PG电子代人工完成全天候作业。
谈及仿生智能的未来愿景,汉王科技总裁朱德永直言行业已进入核心议题的“拉扯期”:“技术突破始终面临两个方向的思考——是仿造生物、服务人类,还是最终超越人类?这是绕不开的终极问题。”
他指出,人类对高效工具的追求是技术进步的原生动力,这种创造力推动着智能技术不断进化,但人工智能的特殊性也带来了新的挑战:“它和以往任何工具都不同,发展是否可控?人类对效率的执着,会不会最终创造出无法驾驭的存在?”尽管承认技术发展存在客观不确定性,朱德永仍强调,人类对技术探索的脚步不会停滞:“人类无法克服对更高效率工具的追求,所以我觉得未来还是充满很大的不确定性。”
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不仅集中展现了中国在具身智能、仿生智能等领域的硬科技实力,更以开放姿态搭建起全球协作新平台。在技术创新与伦理规范的双重护航下,人机协同的未来图景愈发清晰——智能时代,人类与AI绝非竞争对手,而是共创价值的伙伴,为全球人工智能健康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。